《中国文艺评论》|重建喜剧精神:当前喜剧电影创作态势观察/邱振刚
《中国文艺评论》月刊
2019年第5期 总第44期
喜剧精神的重建:
对当前喜剧电影创作态势的观察
邱振刚
在2019年竞争激烈的中国电影春节档,喜剧片《疯狂的外星人》的票房高达21.9亿,仅次于《流浪地球》。在2018年内地电影票房前十排行榜上,则有《唐人街探案2》《西虹市首富》《捉妖记2》三部喜剧电影。而在2018年的美国票房排行榜上,前十位的影片里只有一部喜剧电影《超人总动员2》。2017年的情况与之类似,中国电影票房排行榜上,前十位里有《羞羞的铁拳》《功夫瑜伽》《前任3:再见前任》《西游伏妖篇》四部喜剧电影,该年度的美国票房排行榜上,前十位里则只有一部喜剧电影《神偷奶爸3》。在2016、2015年,内地票房前十的影片里,喜剧片分别占了四部和五部。《战狼2》横空出世前,《美人鱼》还一度占据中国电影票房冠军的位置。
喜剧电影火爆的票房自然离不开观众的大力追捧,然而,如果透过火爆的票房形势和观众旺盛的观影需求,深入考量近年来众多喜剧电影的创作水平,我们可以发现,很多作品固然笑料密集、场面热闹,但在艺术质地上尚有着明显不足,在创作思路上存在着某些偏差,甚至可以说,在很多作品中作为喜剧电影核心要素的喜剧精神都渐趋淡薄,和国内外曾经出现过的众多优秀喜剧电影构成了显著差别。
《疯狂的外星人》
《唐人街探案2》
《西虹市首富》《功夫瑜伽》
故事资源的窄化和现实逻辑的断裂
这种差别,首先体现在对故事起因的设置上。以《疯狂的外星人》为例,这部影片所讲述的故事,肇端于一个目前毫无现实可能性的事件:美国宇航员和外星人派来地球的特使在太空中会面,互换DNA,结果因为美国宇航员过于热衷自拍,手机的强烈闪光极大惊吓了外星人,导致会面失败,场面失控,外星人连飞船一起坠入地球,最后落在一个生活困顿的耍猴人手里。这和2018年的《西虹市首富》《天气预爆》,2017年的《一场好戏》《羞羞的铁拳》,以及稍早的《人在囧途之泰囧》《夏洛特烦恼》《美人鱼》如出一辙,主创者寻求故事资源的视线都从社会现实的广阔平面上逸出,视角不断收窄,最后着落于某个超现实的奇异事件上。
《人在囧途之泰囧》
《西虹市首富》
1
这些在现实生活中出现几率基本为零的事情,作为电影故事的开端,甫一出现就与现实逻辑发生断裂,必然导致整部电影在情节发展、主题深化方面存在先天不足,整部影片在凭借其离奇性、荒诞性吊起观众的胃口后,不能在现实生活的轨道上正常滑动、延伸,只能不断依靠较浅层的笑料拼贴来迎合观众对“笑”的追逐。实际上,故事的起因是否具备现实逻辑,对于电影是否能够广泛呈现社会生活风貌、深刻反映现实问题意义重大,这要求创作者首先就必须对时代氛围、社会话题有着清晰敏锐的洞察,从而提取出最具时代特征的事件或者话题来展开故事,否则,喜剧电影作为喜剧艺术之一种,原本应具有的讽喻世情的功能就会因为故事本身的合理性不足而丧失。前述《美人鱼》《疯狂的外星人》《天气预爆》等影片,就是因为情节设置的非现实性,决定了此类剧情难以成为现实的镜像,就无法照亮现实,让观众获取更加理性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社会现实更加全面透彻的认识。
电影《美人鱼》《天气预爆》海报
喜剧品位的下降和观众群体的变迁
喜剧电影的特殊性在于,在某个角度来看,一部此类作品是否成功是可以量化的,观众判断一部喜剧电影品质的标准即以笑声的多少来论定,于是,在电影中塞进尽可能多的笑料,成为很多喜剧电影创作的首要策略。然而,如果电影所讲述的故事没有现实可能性,作品的喜剧特征不是来自于对社会现实中或者人性中某些深层问题的幽默化呈现,完全靠堆砌笑料来制造笑声、吸引观众,这样的电影更像是滑稽节目的串烧,笑料只是很表层地附着在剧情上,笑料之间往往也是相互孤立的,整部电影的艺术感染力也就难以持久。
电影《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海报
近年来喜剧电影文化品位的下降,除了创作者不善于深度捕捉现实生活的内部逻辑,和观众的构成的变化也有着密切关系。近年来的一些喜剧电影,则基本放弃了对各类社会话题,主流价值观念的深度呈现,完全诉诸于碎片式笑料的拼贴杂糅。探讨这种创作习气产生、蔓延的原因,就必须审视其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土壤。二十年前,《甲方乙方》《不见不散》等冯氏喜剧电影问世时,面向的是相对来说经济更宽裕、文化欣赏水准更高的中产阶层观众,而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扩张,银幕数量连年高速增长,观看电影的相对成本不断降低,票价越来越为低收入者接受,这也导致了观影人群的变化。喜剧电影受众由受过大学教育、对经典艺术有所涉及,居住在一、二线城市的中产阶层,变成了文化程度以大中专为主,文化消费的品位偏通俗化的中小型城市居民。而主题更加深刻、内涵更加丰厚的喜剧电影,需要观众也具备足够的欣赏水平。
喜剧精神的弱化和现实立场的缺失
上述的各种情况,相互交织后共同造就的结果就是当前喜剧电影的喜剧精神的不断弱化。高品质喜剧电影的优秀之处在于它们蕴含了强烈的喜剧精神,能够以一种超越性的眼光、思维重新打量某些现实,以诙谐幽默的形式呈现出事物的矛盾,从而让观众对作品涉及的内容产生更加透彻深刻的认识。如果我们回顾那些在今天看来已经经典化了的喜剧电影作品,就会发现,它们无不有着强烈的现实意味,如《甲方乙方》对知识分子、商人、文化青年等市民阶层不同构成人群的精神困惑的体察,《手机》对信息时代中手机这类即时通讯工具对人际交往方式带来的冲击的解读,都是如此。而更早的喜剧电影作品,如诞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当时边疆建设为背景的的《五朵金花》,六十年代创作的青年创业题材影片《锦上添花》,之所以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精品,也都有赖于创作者精确捕捉到到了不同历史时期各自的时代特征,并让观众在笑声中建立起更加正面的生活态度。
可见,只有在这种深刻体察现实的基础上所营造的幽默剧情,才有着更加隽永的韵味,能够启迪观众对影片所触及的话题进行思考。然而,近年来的众多喜剧电影,除了一些碎片化的外部符号,看不到社会氛围、时代特征在人物命运中的投射,在引人发笑之外,没有对社会现实中各种矛盾的批判性思考和艺术化重现。很多作品看似关注草根阶层,但里面的小人物,只是徒具身份而已,他们诸如一夜暴富、名利双收等神奇经历,是用来迎合普通人的世俗欲望而不是熨帖他们的心灵,激励他们的精神。
电影《沉默的羔羊》海报
有人认为,喜剧作品一旦承载了形而上的批判功能,就会变得生硬僵化,实际上,喜剧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品,除了娱乐功能,也需要具备对现实的洞察与思考,启发观众用更新奇的角度、更乐观的姿态来观察、分析社会环境和人生际遇。就像《沉默的羔羊》《逃离绝命镇》《后窗》等高品质的惊悚片不只是让观众感到恐惧,更能引导对人性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
虽然不乏观众表示,走进电影院看一部喜剧电影,就是想尽情大笑,对于电影是否具备较深厚的思想内涵和较高的文化品位、较丰富的审美层次并不关心。当下很多喜剧电影就是处于这种考虑,才把笑料的密集拼贴作为电影创作的第一要务。实际上,对于观众的观影需求,不宜用过于简单的思路去看待,观众所反对的,只是那种单向灌输式的作品,这类作品空有喜剧之名,其实并不具备真正的喜剧属性。
电影《摩登时代》剧照
喜剧演员 卓别林
真正的高品质喜剧电影,往往能够将所要传达的价值观和剧情设置巧妙融合,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让观众在笑声中增长见识,深化思想。如《摩登时代》《大独裁者》《五朵金花》《三毛流浪记》《锦上添花》等喜剧电影作品,都有着鲜明的价值观,但这些作品不但不为观众所排斥,还能够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以更具超越性的视角、更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更丰厚的人生体验观察、理解、分析历史和现实。
*作者:邱振刚 单位:中国文联中国艺术报社
*选自《中国文艺评论》2019年第5期(点击查看目录与四封艺术作品)
《中国文艺评论》主编:庞井君
责任编辑:胡一峰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总编辑:袁正领
审核:胡一峰 何美
美编:木子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刊作者的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及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
转载请联系微信后台或《中国文艺评论》月刊编辑部
《中国文艺评论》月刊
出版时间:每月25日
邮编:100083
邮箱:zgwlplzx@126.com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0-1342/J
定 价:25.00元
◈“中国最美期刊”《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稿和征集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启事
◈《中国文艺评论》2019年第5期篇目内容提要与四封艺术作品
客官,请留步,给个好看再走呗